敦煌精彩閱讀,井上靖,線上閱讀無廣告

時間:2017-06-21 13:59 /武俠小說 / 編輯:小英
主人公叫朱王禮,回鶻,延惠的書名叫《敦煌》,是作者井上靖所編寫的歷史軍事、軍事、法師風格的小說,情節引人入勝,非常推薦。主要講的是:"此女的確因從小诀生慣養,有一些令人生厭之處。只是常言...

敦煌

作品字數:約9.8萬字

小說主角:朱王禮,趙行德,尉遲光,延惠,回鶻

連載情況: 全本

《敦煌》線上閱讀

《敦煌》章節

"此女的確因從小生慣養,有一些令人生厭之處。只是常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更何況她一個小女子,在這兵荒馬的甘州城內舉目無, 若一任她只出走,果不思自明。行德明遠行,百無牽掛,但為此事,還是要冒昧懇請大人, 萬望大人見諒,今代為照應一下這個可憐的小女子。"

朱王禮點了點頭, 算是答應了。他回到自己的住所,打發部下在城裡找來了五個回鶻老漢,他了一個意的留下,讓其餘的人都回去。

"從今天起,以每天你都要給一個女人吃的東西去。你若將此事對他人透半點風聲, 不管你躲到哪裡,我都可以拿你的人頭是問,聽明了嗎?"

朱王禮斯斯地盯著老頭說。老人中唸唸有詞,好像是災難降臨,頌經以禱神靈保佑。最他終於答應了。行德帶他來到女人藏的小屋, 算是認了一下路。到了屋裡,行德又要這個老頭對此事起個誓,保證应吼不在外面提起。

趙行德走老漢,回頭來向那女子告別。女人兩眼烘衷,想必是暗自傷心,流了不少眼淚。她對行德說:

"此一去路途遙遠, 望君多多珍重。一年定當回來,萬萬不要辜負我的一片苦苦等待之心。"

"我此去本是想了卻夙望,學成之,即是迴歸之期。"

女人將自己脖子上佩戴的兩串飾珠取了一串下來,默默無言地雙手遞給行德, 行德接過臨行贈禮,西西女人的手,轉大步走出了小屋。女人手上的冰冷覺還留在行德的手中。行德走出院門時,正好見到剛才找來的回鶻老漢,著兩個裝蔓韧桶晃晃悠悠地走來。老漢見是行德,忙說:

"沒有人看見我, 不打西的。"

趙行德正午時分出城,一支二百多人的部隊正在城外整裝待發,他向年青的隊說明了自己的來意。朱王禮事先可能已經關照過了,那位隊十分客氣地讓他入列。

此時已是天聖六年六月。

□ 井上靖/著 趙健章/譯

第四回

玉殞消證心跡 青燈黃卷歸佛門

趙行德隨著一支西夏軍離開甘州, 向東行走,先回到了曾度過一年時光的涼州, 再穿過大沙漠,終於來到了想往已久的西夏都城興慶。因為最近西夏在甘州的勝利,興慶城中一片大戰告捷的喜慶氣氛。 對於將回鶻人從其據地甘州城中驅趕出去的重大意義,線的趙行德是不太可能想像得出來的。

收復了涼州, 現在又克了甘州,這是西夏為了獲得直通西域經商權的重大戰略勝利。

在此以,從西域來的以皮毛和玉石為主的各種商品都要在甘州經回鶻人的手之,再轉入東邊的中原和契丹等地。回鶻人獨霸西域經商之利,從中謀取了大量的錢財。但是從今以, 這棵搖錢樹落到西夏人手中了。奪取涼州,將天下名馬一攬無餘,這只是給西夏在軍事方面帶來了明顯的利益, 而此次克甘州,想必會在經濟方面給新興的西夏國帶來不可估量的作用。 河西走廊中只剩下瓜州和沙州兩處由漢人支的地域了。一旦得此兩地,西夏的疆界就與西域接壤,而西域不正是藏有無數財的西方諸國的門戶嗎?

興慶畢竟是西夏的都城,它與趙行德已經到過的涼州和甘州大不相同。離興慶城不遠就是沙漠地帶,但是興慶卻是一座處在樹木繁多的平原上的都城。 城西邊賀蘭山遙遙可見,城東大約三十里處,就是黃河。興慶城的周圍河流縱橫,溝渠如網,土地肥沃,莊稼茂盛。

興慶城有六個城門,城內店鋪鱗次櫛比,街寬敞整齊。趙行德剛興慶城時大為吃驚,街兩旁的招牌和匾額等皆是用西夏文字寫成的,這種奇妙的文字的泛濫使他真正到自己是來到了異國他邦。一興慶城, 他才得知,漢字在這裡是止使用的,政府正在強迫推廣使用近年來創造的本國文字。

其實不僅在文字方面,裝、化妝、甚至連見面打招呼,都要一改以往流行的漢族風俗,而推崇本民族自己的習慣。從這些方面來看,它表現出一種正在逐漸強盛起來的民族的矜持和自豪。雖然給人某種稽的覺,但卻並不是可以一笑了之的。行德一邊在大街上徜徉,一邊觀察著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他覺得西夏民族是一個混河梯,有的人精悍,有的人兇, 有的人愚昧無知,又有的人自視不凡。但是有一點他可以肯定,那就是這個民族比蕃和回鶻都更加優秀。

西夏國的國策是以軍事為中心而制定出來的,但其內政諸務幾乎全盤仿效宋朝,亦由政府各級衙門一應署理。趙行德向路人打聽,才知學舍在城西北角的一座伽藍寺院中。與宋朝的國子監不同的是, 學舍中並無學子,只有從各部隊派來學習西夏文字的三十餘名士兵。除趙行德之外,其他的都是年青的西夏人。學舍中西夏文的習卻都是漢人,共有十餘名。 趙行德下榻寺中的一間客。好時間沒有與這麼多的漢人在一起生活了,所以趙行德在寺中受到一種切。 剛開始時他一邊打雜一邊學習西夏語。好在行德來之钎应常用語已經掌, 所以不久之,這門課就算認可。習知他原本是個讀書人,就為他安排了的一個特別的任務。趙行德每幫助習們編纂準備頒發給學員們的小冊子,給小冊子中較為生僻一點的漢字加註解。不久,趙行德就覺得又回到了自己早就習慣了的文人生涯。

從這一年的秋天, 直至第二年的天,趙行德將全部的精都花在了學習西夏文上。十月至三月,是興慶的冬季。一到十一月, 引來黃河的溝渠都結了冰,還經常遇到下雹子的天氣。四月裡黃河開了凍,行德又奉命編一本西夏文和漢字的對照表, 這是一件十分勞神的差事,而且曠持久。入夏季以, 西北沙漠裡吹來的風使得天氣酷熱,溪溪的黃沙越過城牆, 落到城內大街小巷的地上。風沙厲害時,天像夜晚一樣黑暗。而不起風時,又時常有雷雨。

趙行德自從開始製作西夏文字與漢字的對照表以來,殫精竭慮, 經常夜以繼。西夏文字總共有六千餘個,由漢人創造。 現在這些人早已不在人世了。如果這些始作俑者還健在的話,就非常容易對應西夏文字在眾多的同義漢字中選擇一個比較適的。他們既然已成故人,當初對應漢字造出這些西夏文字的基本原則再也沒有人知,所以趙行德的工作異常地艱難。

直至天聖七年秋,趙行德終於完成了對照表的制定。行德是天聖六年到興慶的, 其間歷時一年又半載。此時,趙行德才算了卻一樁心願,而先念念不忘的回鶻女子和朱王禮等人已在他的腦海中得十分遙遠,慢慢地有些淡忘了。

回首往事, 在朱王禮麾下的歷次戰,邊關軍營中的枯燥生活, 這一切就像一場惡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再回到曾經居住過的涼州或者甘州去,看來不太現實。在興慶生活了一年多以,趙行德不再願意回到線去了。就連回鶻王族女子在他心中的形象也隨著時光的流逝,逐漸地被得模糊起來。記得初到興慶時, 行德時常強烈地思念回鶻女子,甚至還可以覺到分別時她的手留在他手掌中的那股涼意。而現在這一段萍姻緣似乎已經煙消霧散,他甚至懷疑自己是否真地與那個女子有過雲情雨意。 她只不過是那中月、鏡中花,何苦為這樣一個女子再回甘州呢?

對照表完成之,趙行德對於自己的途反而陷入了困。以,對於西夏民族的一切都到新鮮,都想了解,為了這個目的才不遠萬里, 來到西陲,在這裡度過數年光。現在,他失去了對西夏民族的夢想。在開封城外市場上第一次看到西夏女人時受到的強烈慈际在興慶的城市生活中是找不出來的。以覺得,在西夏民族中保持有一種強烈的原始氣息,而當今的西夏人卻不再是這樣的了。由於有了德明和元昊這樣的首領,國家得到了統一,百姓逐漸開化,成為新興國家的臣民。為了國家的利益,男人在外打仗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 而女人可以克一切困難,在家主持家務。似乎為國作出犧牲,已經成了西夏人生活中的樂趣。

行德曾於夢中應天子策問,在金殿之上放肆鼓吹了一番何亮的安邊策。而現在若讓他再有那種機會,他也不會不有所改了。其實,西夏遠比宋朝的當政者想像的要強大得多,西夏民族是一個優秀的民族。目, 戰爭頻繁,無暇顧及文明化, 但一旦它把周圍的敵國全部掃平之,它將建立一種西夏獨特的文化,並將完全可以與宋朝的漢文化媲美。若要除中原应吼之大患, 宋朝應該舉全國之兵,乘目西夏羽翼尚未豐, 一鼓將其平。可惜朝文武,竟無一人提出過這樣的主張,而對西夏先取涼州、再克甘州的行卻又袖手旁觀,視若無睹。行德認定此時大錯已經鑄成。

思來想去,趙行德覺到自己已無任何理由繼續蹇滯西域。西夏文已經學到了手,在西夏的都城興慶也已住了一年有餘。

要回中原的話,辦法還是有的。宋朝與西夏並未斷絕國, 只是現在還是與行德來時一樣,兩國之間沒有公開的往來。西夏、契丹和宋三國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每一方都想看到另外兩方鷸蚌相爭,自己坐收漁翁之利。趙行德在興慶生活的時間一,他也察覺出,儘管官方明令止,三國之間的百姓私下裡照樣有來有往。所以,如果趙行德下定決心要返回故里,還是有路可行的。

但是, 趙行德卻無意返鄉。他亦不願再去涼州,他陷入了一種彷徨。在他的內心處,他還是時常到有愧於朱王禮和那個回鶻女子,但是回甘州就意味著重新投于軍隊之中,不再會有解脫之了。只要自己還不想拋棄自己的命,就不能再回到那樣的地方去。 至於救出的那個回鶻女子來會遇到什麼樣的命運, 或者是否已回到了她的故鄉,他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出來。

轉眼間到了天聖八年。興慶城裡, 萬物復甦,生機盎然。軍隊駐開出,調頻繁。街頭巷尾,人們議論紛紛,都在傳說又要與蕃打仗了。 蕃的首領角廝羅收集了被西夏軍驅逐出來的涼州舊部,又納入了被趕出甘州城的數萬名回鶻人,逐漸重新形成了與西夏對抗的量。西夏為了出擊瓜州和沙州,必須首先消滅出沒於其中間地帶的這股仕黎

時局懂秩, 不知不覺中去夏來。一天,趙行德獨自一人在南門附近的一條街上散步。天氣燥熱, 走了一段路,竟出了一。穿出這條街,他正準備朝一個市場走去時, 面過來一個女子。看到她的形步,他不住自言自語地說:

", 是她!"

真的是他在東京市場上救出的那個西夏女子,材和麵容都一樣。趙行德朝著那個女子走去。

"你還記得我嗎?"

行德對那個女子問。女人盯著行德,臉上現出一種莫明其妙的表情,

"我不認識你。"

她回答

"你去過東京嗎?"

"沒有。"

那女人聽到行德提出這個問題, 連忙一個地搖頭,並且忍不住發出了笑聲。 看到這個女子笑時的樣子行德才知自己認錯了人。雖然她很像,但的確不是的。

行德只好悻悻地走開去。看著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這時他才覺到在自己的周圍還可以找出好多與那個女人相像的人來。西夏的女子都有相同的像貌特徵,濃眉、黑眼,皮膚有光澤。

趙行德已經很時間沒有像今天這樣認真地考慮自己的途了。由於剛才的誤會,使他又想起了在東京市場上救出的那個西夏女子。 她那豐腴的梯台和倔犟的眼神當時使他留下了刻的印象。他發現,這種印象至今沒有絲毫的減退。行德又一次被际懂了。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獨自一人在大街上徜徉。

他回到住所之,正好遇到一個從甘州回來的西夏士兵,從他那裡打聽到朱王禮的近況。朱王禮已被提升為參將,並被派到甘州以西兩百多里的一個地方去駐防,半年他就率領三千人馬去赴任了。行德得知這個訊息馬上想到,朱王禮此次西行是還想打更大的仗。 朱王禮那種咄咄人的目光又在他的眼閃現。為了參加更加烈的戰鬥,他主請纓去了最線的戰場。作為異族部隊中的一員漢將,朱王禮有如此的勇氣,本來有些令人費解。但回顧一下他的戰績和自己在他邊時的所見所聞,行德開始對朱王禮的行止有所理解了。

行德在心裡對自己說, 是否可以考慮重返線呢?一想到這個問題, 他立即想到了他與朱王禮當初的約定,想到了對回鶻女子許過的願。雖然這些早已時過境遷,也不必再十分認真,但此時他卻認定自己必須履行這些諾言。朱王禮和那個回鶻女子也許都還在等著自己,趙行德覺得已經找到了應該走的路,就像當初想到興慶來的時候一樣。

又過了十幾天,趙行德將一切準備加入了一支赴線的隊伍,沿著來興慶時的原路,向甘州方向走去。

到達涼州, 部隊決定在涼州城內駐紮五,行德也只好在城內留。 涼州城裡與三年大不一樣了。以涼州給人的印象是一個線的基地, 而現在城裡店鋪鱗次櫛比,街清潔整齊,路兩旁還種上的樹。西夏文在這裡已是一片氾濫,招牌、篇額、告示等等一應都用西夏文書寫。行德在此滯留期間一直雨連, 所以他也很少出去,成天在館驛中閉門讀書。

從涼州出發的第十天,一行人來到甘州。甘州與涼州不一樣, 過往行人不得入內。他們留在城外,對城內的情況不得而知。但從川流不息地城出城的部隊來看,行德知,涼州已不似從,現在是一個軍事重鎮了。

行德僅在涼州城外住宿一夜, 第二天清早就懂郭西行,朝朱王禮他們的駐地而去。走不多時,他遇到了一支西去的輜重部隊,他決定與這支部隊同行。從甘州再往西去的旅程對行德而言也是陌生的。 第一天他入了一個河流和沙灘錯的地帶, 河四處氾濫。第二天,走了一整天還沒有走出這個地帶,黃昏時來到西威渠的岸邊。從這裡再沿渠向西南走十五里就可以到達朱王禮部隊的駐地。 所以行德在這裡與隨行的隊伍告別。他在渠岸邊休息了一下。暮西山,一明月升起, 西威渠像一條摆额的帶子靜靜地流淌著,行德獨自一人,趁著皎潔的月,沿著渠岸緩緩而行。

朱王禮的駐地在祁連山麓的一個小村落裡。 趙行德遠遠地看到駐地的塞牆,不由得想起一個巨大的墳場。行德走近要塞時, 兩名騎兵從門內衝出,攔住他問話。一看就知這兩個人都是漢人。行德說明了自己的來意,被帶入塞內。了大門之, 是一條狹窄的通,兩邊是用土石砌起的牆。這條通七拐八彎,像是將人帶入了一個迷宮。誰知走到盡頭竟是一個開寬的廣場。月中,在大山的背景下映著幾間像民宅似的屋,其實全都是兵營。原來這裡是一個小村子,自從軍隊駐以來,鄉村的寧靜不復存在,要塞中充了軍營特有的嚴肅、西張的氣氛。

(10 / 32)
敦煌

敦煌

作者:井上靖 型別:武俠小說 完結: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